专精特新: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日期:2024-09-16 来源:槽钢

产品详情

 

  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前,7月27日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提出,企业家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

  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而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为中小企业发展趋势定调。此后工信部出台了多个意见和通知,鼓励各个地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今年又联合财政部安排专项奖补资金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中央鼓励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化基础、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

  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走过的道路。过去这些年,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教培等一浪高过一浪,社会强调的多是新兴起的产业、信息化等,一起进行结构调整、去产能。搞实体经济,尤其办工厂、做制造的当时似乎不被重视。现在回头看,脱实向虚是一个危险的倾向。

  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家再次明确了实体经济立国的思想。“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用统计数据来理解,即实体经济的80%是工业,工业的87%是制造业。

  对现代化与后工业化的关系,国内有一种误解。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工业化,再是知识化,中国的特点是二者同时进行,但是二者不可偏废。

  制造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我们要实现百年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先建成世界制造强国。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再有4年,即2025年,中国就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我们距离完成工业化还有14年时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十四五”规划有一个新的提法,可以让我们格外的重视,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也就是说,要警惕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

  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和趋势是专业化,以及专业化基础上的社会化。随着竞争的展开、市场的拓展,制造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必须从专业化公司、专业化制造开始抓起。

  总体来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放在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化基础的大背景下来看,要放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先行工业化的西方各国开始再次提出“回归制造业”“再工业化”这个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来看。中国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振兴,将是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重大政策调整,这是顶层设计。因此,能够准确的看出,对制造业的支持,对硬科技的支持,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将是一整套政策体系而不是零敲碎打,是长期战略而不是临时策略。

  制造业由大变强,是新阶段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们说中国已是制造大国,是说规模上世界第一。我们说中国还不是制造强国,是因为制造业发展以质量、结构、可持续来衡量,还与强国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什么都能制造,而且产量很大,但质量不高,合格率、寿命、安全性、可靠性还不高,尤其是零部件,国内整装厂宁愿花五倍价格也要进口零部件。

  中国的制造业在产品结构上,原创产品和高端产品少,尤其是出口产品,主要是普通制造和传统制造;我们的研发投入少、专利产品少,可持续发展后劲有待提高。

  中国在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芯片、农业机械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差距甚远,传感器、实验精密设备、高压柱塞泵、高端电容电阻、高端轴承钢、精密抛光等专业制造领域仍被国外垄断,而且,这些不单单是靠大企业和科研机构能解决的,也不是可以都靠规模化或体制来解决的,而是需要在量大面广的中小制造业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专精特新”企业中诞生。因此,可以说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政策是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的延续和深化,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应有之义。

  过去有一个说法,国家间的竞争是跨国公司的竞争。现在我们大家可以修正一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国家既要有强大的“链头企业”,即跨国公司,但其链条上也要有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来把守、卡位,链头和链身,缺一不可。由同类或关联的中小企业扎堆而成的企业群落,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大小、强弱,将是未来地区竞争和国家竞争的“秘密武器”,这就是中小企业凝聚起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奉行引进、消化、模仿技术跟随战略。现阶段,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上采取“小院高墙”的隔绝策略,精准脱钩从贸易战延伸到技术战和产业链战。以芯片为例,美国半导体联盟赤裸裸地对中国“卡脖子”,已经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很多行业。其二,疫后各国都开始追求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全球布局的要素价格问题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问题成为次要的考量,是否自主可控成为一个国家生死攸关的经济安全问题,中国的全球产业链开始收缩。其三,中国在某些制造领域与西方已在同一赛道起跑,正如任正非所说,大家都到了无人区,你不能参考我、我也没法参考你,都要靠自己摸索了。

  未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吸收为辅,新形势要求中国必须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中国制造经历近40年快速而粗放的发展,目前正出现一个历史性转变,即从“集成制造”转向“基础制造”。

  改革开放之初,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最终产品的制造实则是“组装”。至于是进口配件组装还是国产配件组装,不是最为紧迫的问题。汽车、手机、飞机莫不如此。

  集成思维最为典型的是汽车。进口整车税高,但零配件免税;新能源整车有补贴,零配件无补贴。直到去年上海引进特斯拉,才注意到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

  集成思维造成了装配虚胖、零部件太瘦,整个制造业没油水、没韧性。从原料到制成品,我们缺中场技术,缺中间制造。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是先分工协作制造零部件,最后再发展集成组装。我们则倒过来,先有集成组装,现在再回过来发展细分领域的零部件制造,补上零部件制造的“基础课”。“十四五”规划提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就含有“补课”的意思。

  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是六个“基”,即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设备、基础芯片、共性技术基础。这些既要靠国家科研机构和大规模的公司,更要靠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来实现。

  从行业格局看,“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与工业强基有关的行业,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六个基;二是与“中国制造2025”中规划的十大重点领域相关的行业,十大领域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字控制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三是与“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相关的,如芯片、传感器等。

  以往东南沿海制造业的出口加工和组装集成,被长期置于全球价值链底端,难以实现创新发展。未来,细致划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多了,不但可以大大优化内需产业链、供应链,还能够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不但可以强链、铸链,促进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还能够推进国内产业链逐步融入全球创新链,创造更多机会、赢得更大主动权。

  补短板是应急,锻长板才是长远之策。“专精特新”企业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发展与积累,将形成我们的产业长板、产品长板。图为三一重工智能制造生产现场

  “专精特新”企业主流产品通常都有“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作用,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长远看,一个经济体永远不可能把所有的短板都补完。补短板是应急,锻长板才是长远之策。“专精特新”企业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发展与积累,必将形成我们的产业长板、产品长板。

  一系列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的出台,可以看作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一次大的调整。大而不倒、赢者通吃、流量为王的游戏规则正在得到矫正;一味扩张、一味求大必然会出问题。自从福特式工厂诞生以来,在肯定“规模经济”的同时,就有经济学家同时提出“规模经济”。集中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确能带来交易成本降低和基础设施利用率的提高,但也带来效率损失、垄断、腐败和浪费等问题。

  刘鹤副总理在长沙市召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致辞中说,中小企业好,则中国经济好;再进一步讲,中小企业强,则中国经济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四个省份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这四个省的共同特点是一大批中小制造企业成为经济基本盘。尤其浙江省,中小企业发达,财富分配呈现出均富特征,中等收入家庭成为社会主流。这两年在议论的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实质是南北方县域经济差距大,而县域经济的主角是中小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基础上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南北差距,某一些程度上就是中小企业发育好不好、民营经济发展好不好的差距。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我国外贸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制造业也快速地发展。“十三五”期间,随着全球制造业的相对饱和,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引发了逆全球化思潮,制造业发展遇阻。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2001到2011“入世十年”,是中国制造业快速的提升的黄金十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企业充分享受了全球化红利。时过境迁,规则正在重构,数字化的经济时代的全球化新规则正在酝酿当中,美欧等西方国家对华遏制,高科技和先进制造精准脱钩,全球化进程日渐艰难。

  但是机遇也同时存在。一方面,对冲逆全球化,内循环是一个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内需市场开始发力,借助于电商和新基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快速形成,在继中国制造、中国基建、中国高铁之后,一张新名片正在被搽亮,这就是中国市场。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互促的新发展格局,将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春天”。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将主要靠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中国的中产阶层在壮大,接近4亿人,几乎超过美国人口。从商品零售额来看,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85后”从事新兴起的产业的就业人群和近两年退休的老年人群是中国市场的消费新势力,他们追求生活质量,也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消费升级将传导到制造业,推动制造升级。传统制造业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成为必然选择。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在强调中小企业作用的时候,呼吁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众制造,现在还需要从大众制造转向精英制造。

  政府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之中,社会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定义,有一些共同性规定。如专业化主要是产品在细分市场有较高占有率;精细化主要是拥有一定专利和知识产权收益,研发投入比重高;特色化是指独门绝技,以及商标知名度;新颖化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门槛,主要是四个指标: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企业管理。

  从目前评比的情况看,各地报送企业积极踊跃,最终遴选时,市场占有率可以放宽,但细分行业专注度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将占优势。

  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已呈现连续性、梯度性。既有各地培育的一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亦有各级政府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在工信部体系里,有三个序列,一是中小企业局主导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序列,二是产业政策法规司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导的单项冠军序列,三是科技司主导的新兴起的产业领航企业序列。各地评选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类似于新兴起的产业领航企业,只是体量较小。

  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在当前经济转型大背景和政策全力支持下,打造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

  一是从产品角度。强化产品的专用性和无法替代性,深耕细分市场,性能好价格低,有独创,难模仿。

  二是从市场角度。指产品市场占有率或首位度具有较大优势,在所处行业中具有领导地位,有行业标准制定权和定价话语权。

  三是企业角度。敢于从无到有,潜心若干年做出一个市场。企业的持久性强、传承性好,对多元发展持谨慎态度。

  四是企业家角度。指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具有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特质的企业家,有足够战略定力与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