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产业一直在升级转型,我们对钢的需求除了要“量”之外,更要有“质”。
一来,我们是防务自主大国。想要依赖其他几个国家获得军事防务方面的保护,下场可以借鉴今天的乌克兰,也可以借鉴前脚刚骂完美国,被曝光之后后脚就骂自己的韩国。一个国家想要挺直腰板在国际社会上生存,就必须要实现军工材料的自主供应,否则只能受制于人。这是对“量”的要求。
二来,中国工业、材料这两块发展本身就比别的国家起步晚,而且技术方面还总被西方国家卡脖子,所以我们在核潜艇这方面也一直被认为跟西方有“壁”,同类型产品至少是差一代的水准。所以现在,我国对钢材的要求除了要有量,还需要追求“质”。
高新科技和军工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界研发出强度更高的新型钢材,而就在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强钢,不仅强度极高,而且延展性和韧性都比普通钢材要优秀很多,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钢片,承重能力有近2吨,抗拉强度高达2200兆帕。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款强度更高的新型钢材在生产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比传统钢材竟然还要更少。
新型的高强度钢材很可能将帮助我国在核潜艇领域补上这块短板,钢材的强度影响的是潜艇的抗打击能力,韧性则直接影响潜艇潜行的深度,而深度又直接决定着潜艇的水下隐蔽性,新型强钢的出现,简直有如神兵天降。再者,这几年我国军工业发展迅猛,其实我们跟美欧国家的差距也没那么远,想要追赶上它们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止核潜艇,火箭的发动机壳,航母的舰体、飞行甲板,坦克的装甲,战机的起落架等,到处都是要使用到钢材的,有了更好的材料,军工产业必定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需要科研人员继续要去努力的就是去实现这种新型强钢的量产,从研发到量产自然还有非常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在查找有关的资料的时候我们得知,其实在2017年的4月,这种抗拉强度2200兆帕,塑性不低于8%的高强钢铁材料,已经被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出来过。
而这次在2023年1月,由东北大学和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的教授们联合发表的论文里,提升了这个强钢材料在塑性方面的数据,从8%提升到了18%-25%。这十几个点的延伸率,我国科学家花了5年,科研之路实在不易,让我们为伟大的科学家们点赞!